1、創始人龔壽松
2000年正式成立安化縣云臺山八角茶廠后,精心研制“云臺春芽”等名優綠茶,開創云臺地區名優茶的先河。2006年受安化黑茶復興的影響,重做黑茶,加大在黑茶方面的產品科研力度,同年參股安化縣馬路茶廠,共同發展黑茶產業。2007年征地10余畝,新建廠房6500平方擁有名茶,黑茶精制3條生產線全套設備,同年恢復“云臺大葉種”的繁育工作。2010年代表安化茶農受到原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鐵映接見并匯報安化縣茶產業現狀與發展趨勢,當年省人民政府授予“省勞動模范”稱號。
為了把黑茶做好做精,龔壽松曾多次前往江南、小淹等地拜師學藝,與茶葉專家蔡正安、朱旗等共同探討安化黑茶加工方法。在黑茶制作方面,首先是保證鮮葉的綠色有機,用上等的原料在傳承傳統安化黑茶制作工藝的同時結合現代制茶創新工藝,把紅茶發熱汗的原理制作的“壽松天尖”條索緊直,色澤烏黑,香氣高,其湯紅橙,耐沖泡,獨特風味,一上市便受到用戶好評,產品供不應求。
青云觀茶園位于安化縣馬路鎮岳溪村鳥兒尖,是傳說中鳥兒都要尖著腳路過的險峻地勢,地處北緯28度,海拔800米,是八角茶業四大茶園基地之一。其境內有山崖,有溪澗,有道觀,是云臺大葉群體種“山崖水畔,不種自生”的宜茶環境。60年代初,40名知青隨岳溪生產大隊前往云臺開辟茶山,山路不便,僅容一人側身通過知青們以肩擔石,僅靠一把働頭、一副扁擔,砌成3800余塊石階,連通往返。后茶市蕭條,茶園無人接管瀕臨荒廢。1985年,曾受托培育云臺大葉種的龔壽松,為了將云臺大葉種之母本原種進行繁衍,決定親自上青云觀進行開荒種植,經過兩年的辛勤勞動及培育,茶園逐漸恢復,至此龔壽松一家三代開啟了青云觀茶園的守護歷程。
2、第二代傳承人鄧超芝
鄧超芝1971年出生于安化縣馬路鎮,是地地道道的農家女。她獲得過益陽市三八紅旗手、全國城鄉婦女崗位建功先進個人、益陽市巾幗創業新星、安化縣勞動模范、益陽市勞動模范、“湖南省百名最美扶貧人物”、“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優秀企業家、脫貧攻堅優秀致富帶頭人等榮譽稱號,她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益陽市第六屆人大代表。
鄧超芝原本是菜市場賣菜的普通農村婦女,偶然的機會讓她與茶葉結下不解之緣。2007年,她全面接管八角茶廠,2008年將茶廠變更為“安化云臺山八角茶業有限公司”。在接手茶廠后,她始終堅持用本地茶葉做本地茶,她從茶樹品種培育入手,建立了“云臺大葉種”母本園、繁育基地。2010年,她和家人一起培育的茶苗櫧葉齊被選入上海世博會國際館展覽。在注重生產的同時,她也注重提升自已對茶葉的研制與鑒別水平。她曾多次自費到湖南農大參加茶葉的栽培、加工與審評培訓,2006年獲省農業廳頒發的“中級評茶員證”,2007年獲市“茶葉檢測資格證”。在鄧超芝的帶領下,八角茶業現有茶園面積6200多畝、廠房12500平方米,茶葉加工機械設備115臺(件),固定資產投資達6000萬元,員工126余人,年產值近4200萬元,真正成為了集茶業種植、加工、營銷、科研和茶文化推廣于一體的民營企業。
鄧超芝自己條件好了以后始終心系家鄉人,在上級政府沒有提出產業扶概念之前,她就開始做起了產業幫扶的事情。從2014年起,她先后無償幫助周邊200多茶農改良優質茶園800余畝,義務指導村民對茶葉進行精深加工和無公害管理,當地農民僅茶葉收入每年人均就增收300元。她還鼓勵當地農民尤其是貧困戶種茶,率先在洞山村實施“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幫扶模式,免費為農戶發放茶苗100萬株,并與農戶簽訂茶葉收購協議,農戶按照統一要求培育茶園,所有鮮葉毛茶在不低于市場價的基礎上優先收購,培養出了一大批專業茶農。2016年,她帶領八角茶業參與省級重點產業扶貧項目,將幫扶范圍擴展至八角村、岳溪村等6個行政村的453戶1648名建檔立卡貧困戶,為每人提供400斤菜枯,并免費發放茶苗,同時請來湖南農業大學的教授和專家,為茶農舉辦培訓班,講解茶葉春季栽培技術,還給他們發放誤工補貼,免費就餐。2017年,她又參與縣級產業扶貧項目,新增幫扶163戶,505名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至今,八角茶業的茶產業扶貧項目已擴展至616戶、2153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八角茶業的產業扶貧項目整合國家產業扶貧資金500余萬元,公司自籌資金800余萬元,擴充公司輻射茶園面積至8000畝,實現所聯系的貧困戶人均增收2000元左右。經實地調查,與她公司合作的農戶,近年來一畝茶園豐產后年增收超過7000元。鄧超芝每年還會資助困難學生,走訪慰問受災、大病戶,進養老院關愛老人,她總是竭盡所能幫扶周邊困難鄉鄰,并且特別關注貧困婦女,她總是優先招收當地貧困婦女到茶園進行施肥、鋤草、采摘等工作,增加貧困婦女的經濟收入,2018年4月11日,省婦聯張媛媛副主席到八角茶業調研考察“巾幗脫貧示范基地”創建工作,對鄧超芝帶領八角茶業參與產業扶貧帶動400余名建檔立卡貧困婦女增收脫貧的成效給予了高度肯定。
作為一名人大代表,鄧超芝始終做到全心全力、盡職盡責。一是按時出席人代會,積極參加代表活動。身為人大代表和企業負責人,她注意處理好本職工作與履行代表職責的關系,在益陽市人民代表大會召開期間,她嚴守紀律,準時到會,并認真聽取與會代表提出的議題,積極參加議題討論,充分履行人大代表參政議政的職能作用。同時,在閉會期間她也積極參加代表業務培訓及小組活動,例如調研成大生物、八角茶業、云上茶業及華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二是積極提出建議,反映群眾呼聲。為充分掌握民情收集民意,鄧超芝還經常走訪選民,傾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想的是什么,碰到了什么樣的難題。并綜合群眾的訴求,結合自身實際,提出了《關于促進安化茶產業發展的建議》,并針對安化黑茶的提質升級和安化紅茶的品牌塑造及時向各級人大反映情況,分析了安化茶產業發展中的瓶頸以及亟待突破的問題,并提出了切實有效的建議。
3、第三代傳承人龔意成
龔意成,男,漢族。1992年出生,現任安化云臺山八角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是湖南省團代表、益陽市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理事、益陽市青年咨詢團成員、益陽市青年企業家會員、安化縣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安化黑茶明星茶農,2019年度湖湘青年英才、2019年度全國“雙帶”農村青年人才。
2011就讀于南昌理工學院經濟管理系市場營銷專業并于2015年順利畢業。2016年6月在湖南農業大學園藝園林學院茶學專業學習專業茶葉知識在職碩士生學歷,2013年在安化云臺山八角茶業有限公司剛開始擔任銷售經理后變更成為公司法人,擔任董事長,于2013年全面接管安化云臺山八角茶業經營業務,從小接觸茶葉種植與加工,對茶葉有著十分濃厚的興趣,在大學主修市場營銷專業,并取得了國家中級評茶員與中級茶藝師證書。同年對公司內部的管理制度進行改造升級,正式開始對工廠內部的改造及外部的宣傳。注冊品牌“云臺崖”,建立完整的視覺形象VI體系的建立,開始將八角茶業與時代接軌。近幾年隨著第三屆黑茶文化節及眾多茶葉博覽會的召開,慢慢的將云臺崖品牌打造成養生黑茶高端品牌,通過一系列的招商宣傳讓云臺崖的產品走入千家萬戶。
目前公司在品牌文化上進步提升的很快,包括傳播速度與銷售,年銷售業績從1200萬到2400萬,員工從85人擴充至126人,年生產總值提升至4200萬左右。
在公司管理上龔意成吸取先進的管理經驗,優化產品結構及生產計劃,讓公司的生產良好的與銷售環節相連接,他也從剛開始對茶葉的責任轉變成熱愛。在實踐摸索中,龔意成發現公司發展銷售是王道,也只有通過良好的銷售才能確保公司的精準扶貧長遠可持續發展,于是龔意成將現代的營銷方式與茶行業專業知識充分融入到了公司的經營中。
2018年八角茶業成功創建縣級產業扶貧示范點,2019年八角茶業被評為省級扶貧龍頭企業。為促進企業進一步發展,并確保精準扶貧項目有效實施,帶動更多貧困人口脫貧致富,2019年龔意成著手新建標準化黑毛茶加工廠,其中包括標準化黑茶加工廠房5000平米、現代化流水生產線2條、原料倉庫1200平方米、成品倉庫2000平方米、購置精制和初制設備60臺。2020年3月份已正式投入生產使用。